教育头条
我们的优势
机会多:
教员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里有更多的家教机会。
速度快:
学员告知需求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适合的教员。
师资强大:
大量名校名师、优秀大学生,保证教学质量。
小学二年级学生找家教 每晚补习两小时 家长为何如此焦虑?
合肥家教平台 发布时间:2022-10-29 阅读() 评论()
厦门情况如何?厦门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厦门尚未看到家长对家教老师有如此高的要求,但一些家长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给孩子找家教老师!通过这些上门服务的家教老师,就能看到无数焦虑的父母,以及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家庭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找家教 一周补课5次每次2小时
很难统计厦门到底有多少孩子请了家教老师。记者登录厦门某家教网站,看到该网站服务的学员已经超过2万人。在最近的需求信息栏中,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希望找一位全科辅导老师,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分别给孩子授课2小时。在另一个家教网上,也有多名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家长表达了类似的需求,“上门家教每周5次,每次授课2小时”,而高年级的学生需求就更多了。从授课内容来看,家长要求以文化课辅导居多,也有一些是艺体类的陪练。
小张是厦门某家教联盟的负责人,去年刚从厦门理工学院毕业。他的手中掌管着十几个大学生兼职家教群,里面有数千名家教老师都是来自厦门各大高校的在校生。
在成为负责人之前,小张也是一位家教老师。“读大一时很想经济独立,就想到了做家教。”小张说,他接的第一单是上门为一名家住卧龙晓城的小学五年级学生辅导数学。当时,他每次都要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进岛,每周上2次课,每次2小时90元。后来,家长看他教得挺用心,就主动把报酬提高到100元。
做了一段时间,小张发现,家长想找家教老师,大学生也想兼职,但他们不知道去哪找对方。他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到了大二,小张就开始谋划组建兼职家教群,并逐渐吸纳成员。“我们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但会向家教老师适当收一点。”小张说,如果家教老师通过他的介绍顺利接单了,他会按比例适当收点费用。至今,他已经安排上千人去上课。
各个学段都有家教需求 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分数
“想找家教的家长,从小学到初中,各个学段的都有。”小张说,尤其是开学初,需求更火爆,其中包括不少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在他看来,家长找家教,要么是没时间管孩子,要么是不会教。绝大多数家长关注的都是成绩,包括一些一年级家长也对成绩有所要求。如果家教老师教了一段时间,孩子成绩还没提高,家长就会考虑要换个老师。有的家长频繁换人,遇到这样的家长,小张通常下次不再接单。
当然,绝大多数家长对家教老师的要求都还比较合理。目前,他介绍的家教老师收费标准大概是小学60元/小时,初中70元-100元/小时,高中80元起。跟培训机构相比,大学生家教老师明显要实惠得多,这是他们受青睐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大学生家教相当于是孩子的学伴,他们就像孩子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相处起来比较愉快。
这几年,小张接触了很多家庭,发现他们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太关注分数了。”小张说,有些家长天天盯着孩子的分数,担心孩子考不上普高,却忽视了孩子已经有抑郁症倾向。有些家长不顾孩子反对,把家教老师请上门,结果老师到了,孩子关在屋里不肯出来。面对父母安排的补习,有的孩子沉默,有的则与父母产生激烈的对抗。在这样的家庭“风暴”中,家教老师往往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补课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在孩子房间装监控 家教老师比孩子先“崩溃”
小曾是厦大嘉庚学院2019届毕业生,从在校期间到毕业后,陆续做过多次家教。她说,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不同的家庭似乎都处于一种焦灼的状态。
她曾辅导过一名初二女生,因为女生受过校园欺凌,心理上有障碍,学习时注意力没法集中,成绩一直上不去。家长非常着急,希望家教老师能帮忙“盯”着孩子,让孩子学得更专注。还有一个妈妈一直希望孩子能考上重点高中,只要孩子月考没进步到多少名,就让小曾加课。孩子在这种压力之下,心理负担过重,考试反而发挥得不好。
她也看到很多家长把孩子周末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的,只留一个吃午饭的空当。孩子补完课马上“杀”到下一个“战场”,苦不堪言。
网络上,有家教老师发帖说,家长在孩子书房装了监控,全程监督孩子补课。只要孩子有一丁点小动作,家长的吼叫声就会传来。坚持了一学期下来,老师比孩子先“崩溃”了。小曾说,她虽然没有遇到在房间装监控的家长,但有见过家长趴在窗户边偷偷往里望,孩子发现后有逆反心理,更加不愿学。
小曾说,家长们似乎都很焦虑,生怕孩子不学就输了。但实际上,教会孩子如何学,应该比学什么更重要。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周末多一些时间去接触大自然,学习劳动技能,不是更好吗?
家庭教育的焦虑状况与教育就业环境有关
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给孩子找家教,家长们为何如此焦虑?
著名教育学者、时评专家熊丙奇曾发文说,幼儿教育看6岁时进小学的识字量,小学看毕业能否考进好的初中,直到考上大学依旧迷茫,这样的教育根本没有赢家,也偏离了教育育人的本质。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中,教育变成了“竞技教育”。而正是教育竞技化,才有了所谓的“起跑线”一说。正是这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线,成了家长们脆弱的心理防线。
他赞成家长应该给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不能为孩子包办代替一切,应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规划。不过,他不认为,当前家庭的焦虑只是因为家长“犯错误”。这实际上与现实的教育环境、就业环境有关。家长们不得不为孩子的未来考虑,这让他们难以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求学问题。在他看来,要让家长们走出教育的焦虑,必须改变我国的教育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应该反思,为何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了,可教育焦虑情绪却有增无减?这样的教育发展,难以提升国民的幸福感。若再按照以前的管理模式发展教育,纵使资源再丰富,也无法改变这种全民教育现状。而只有从改革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出发,才能找到出路。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